近年来,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新路径,以“常招募、常组织、常联动”的“三常”工作机制为抓手,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发展,形成了“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志愿服务“溪流”生态圈。
以“常招募”为基础,夯实志愿服务人才根基。通过党员带头、以老带青、以老促新的志愿者培育路径,提供全方位、高质量、多样化的志愿培训12次,广泛调动党员干部、技能人才、社区骨干等走出家门,打造粟米公益志愿队、姝丽爱心守卫队、“公益‘星’连心”国际志愿服务队等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103支,吸纳志愿者1942名。依托江溪街道社区创新发展园,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与志愿服务联动融合机制,涵盖志愿服务动员、服务项目实施、志愿者管理、志愿服务文化营造等5项内容。搭建志愿组织培育平台和社群交流平台,每月开展分享沙龙,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。一个个“红马甲”奔忙在社区中、楼道间、家门口,实现志愿服务全域覆盖。
以“常组织”为关键,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水平。依托辖区内1个志愿服务站、37个志愿服务点、2个“志愿胶囊”志愿服务阵地,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、社会工作者在组织策划、项目运作、资源链接上的专业优势,整合周边商户资源,以“爱心服务圈”公益大篷车的形式深入社区,为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、不同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、健康义诊、绿色环保等贴心服务。通过发布“社志融合”伙伴计划,开展公益讲座、非遗体验、亲子阅读等有内容、有特色、接地气的活动722次,组织公益市集33场、企业责任日1次,以“公益市集+志愿服务”的形式,志愿者成为专业社工扎根小区的“引路人”,有效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,为构建友爱互助、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以“常联动”为纽带,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。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,创新“志愿银行”模式,探索时间换时间、服务换服务的志愿积分兑换机制,推进爱邻·服务日广场志愿服务、“海邻”微空间等40个小而美、小而实的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。围绕“全龄友好”,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库,打造“溪望有你”等志愿服务品牌矩阵,年均服务居民近5万人次。以品牌化引领、专业化服务、项目化运作为方向,“社区CEO”“金剪银丝”等一系列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应运而生,从而使社区治理资源流动起来,逐步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,形成街道引领、社区接力、居民参与的良好氛围。顾星卓